2024.9.24 最新消息
在兩岸華人建材領域中,隨網路資訊普及「矽酸鈣板」與「硅酸鈣板」這兩個名詞常被交替使用,常常引發了業界與消費者的好奇。實際上,兩者名稱的差異主要源自於中文的地域性用詞習慣。「矽」與「硅」在化學元素中代表相同的元素—矽(Silicon)。在台灣「矽」字更為普遍使用於相關元素、產品名稱之中;而「硅」則多見於中國大陸的使用。因此,「矽酸鈣板」與「硅酸鈣板」實質上指的是同一種材料,只是名稱上的微小差異。
「矽元素」命名源起:1808年_英國化學家Humphry Davy以「silicium」命名矽;1817年_Thomas Thomson更改為「silicon」,去除了-ium後綴,表明其非金屬特性。
日本「矽」翻譯過程:1837年_宇田川榕庵_化學譯著以「珪土」翻譯,「矽 (源自荷蘭語)」,後來日本改為「珪素」並確立標準譯名。
清朝「矽」字由來:1871年_徐壽(清朝) 創造「矽」字音譯silicon,1933年_中華民國 確立「矽」為標準譯名,並放棄其他翻譯。
中國大陸的「硅」改名決定:1953年_中國決定將「矽」改為「硅」,理由為讀音清晰度較佳,並於1957年正式推行此變更。
成分比例:
矽酸鹽(70%)|提供強度與穩定性
鈣質(20%)|與矽酸鹽反應形成堅固結晶
纖維(10%)|增強韌性,防止斷裂
因此,無論是「矽酸鈣板」還是「硅酸鈣板」,其主要成分都由矽酸鹽、鈣(石灰) 與 纖維組成;通過高溫高壓製程,形成強度與耐久性兼具的建築材料。
在建築市場上,「矽酸鈣板」(或稱「硅酸鈣板」)因其優異的性能,通常較多被應用於室內的多種場合。從隔間牆、天花板,甚至是防火門與裝飾材料,都能見到其身影。其優異的防火、防潮特性,更可搭配其他建材作為隔音材料使用,使其成為現代建築與室內設計中的首選材料。
規格請洽 - 永逢營業據點 -
無論稱作「矽酸鈣板」或是「硅酸鈣板」,這種多功能的建築材料正以其卓越的性能,為建築業帶來革命性改變。在未來的建築設計與施工中,我們可以預見其更加廣泛的應用與發展,例如:模組化小型K歌房、鋼構屋、組合式木屋...等等。
立即與 我們聯繫 或預約前往 永逢全台營業據點
加入官方Line帳號